随着 AI 的知名度和有效性日益提升,企业有必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项技术实现流程智能。麦肯锡公司研究显示,2024 年企业对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量急剧增长,近四分之三的受访公司至少在一项业务职能中应用了 AI 工具。从大型语言模型到各类生成工具,AI 已成为技术领域的焦点,人人都想借助这一工具实现业务突破。然而,在将重要的流程管理任务托付给技术之前,我们必须审慎考量 AI 中的 “智能” 要素。
任何 AI 的效能都取决于其依赖的数据,它缺乏外部的灵感与创造力,只是依据指令对现有材料进行处理。比如,若指令是寻找行为模式,AI 虽能完成任务,但并不理解这些模式的实际意义。在流程管理中,许多 AI 应用依赖于这种模式,流程挖掘便是典型例子。
在流程挖掘中,AI 代理在企业内部系统收集大量数据点,寻找能引起业务分析师关注的模式,进而建议将其作为可通过自动化改进的流程活动。但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缺陷:一方面,实际创建流程的工作仍需流程专家完成,尽管数据能指出关键要素,却需要人类分析师将其整合为优化后的流程图;另一方面,若系统预设为寻找特定活动类型或功能,可能会错失实现流程卓越的真正契机,因为 AI 只能处理它所理解的流程操作,无法突破训练框架进行创新。
AI 在流程卓越中并非无用武之地,若运用得当,它将是极具潜力的强大工具。我们不应让 AI 盲目地收集可能的流程,而是要将其打造成流程卓越的工匠。具体而言,首先要改变训练方法,不是教 AI 识别可能的流程操作,而是先训练它如何构建一个优秀的流程,包括教授流程编写原则,如从例外中识别日常事务的重要性、任务如何分组为活动以及动作如何引导流程步骤等,为 AI 提供清晰的构建框架。
然后,为 AI 提供构建模块。企业团队日常开展的任务本就需要捕获、映射和优化,一线人员清楚这些任务内容,而传统 AI 可能只能识别部分任务。此时,可将 AI 作为员工的流程合作伙伴,员工通过简单指令,让 AI 检查工作流程,吸收围绕常见任务的操作。这样,AI 无需梳理海量活动和迭代,就能将最佳流程实践应用于明确示例,生成简洁文档,为持续改进奠定基础。业务分析师也能从解读大量 AI 报告,转向实际优化流程执行工作,因为捕获和映射工作已由训练有素的 AI 助手完成。
通过上述方式,AI 能充分发挥优势,让团队专注于实现业务目标。当团队指示 AI 跟踪日常活动时,对 AI 工具的流程方法培训投入,能确保任务转化为可靠的流程文档,且不影响正常工作。流程专家可将重点放在自动化、优化和持续改进上,无需再从基层捕获内容。
人工智能在各业务领域的作用和效力将不断增强,流程管理也不例外。企业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 AI 技术,把握通过 AI 实现卓越的机遇。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