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流程无所不在,传统的管理系统如ERP、CRM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用来处理流程的。那么BPM(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这些管理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ERP只是一种特定的应用,而BPM则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流程管理,并搭建流程驱动的应用。
企业的流程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通用的、业务逻辑性很强的流程,例如财务流程,库存管理流程,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这些流程可以做成固定的应用;
第二种是企业独特的,并且逻辑性也很强的流程,例如订单流程,每个公司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行业特性制定不同的流程,而这就非常适合用BPM;
第三种就是临时或自由流程,没有很强的业务逻辑。
首先,ERP、CRM这些管理系统固化了一些流程和管理方法,但如果需要改动流程的话就通常比较困难。而BPM天生就是为了流程变动而设计的,它可以在系统内轻松地改变流程,而不需要重新的编码。此外BPM工具本身也提供了优化工具,可以帮助使用者站在业务的角度来不断的优化流程,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传统管理系统是以功能为中心的,面向业务的需求。而BPM则是以流程为中心,从管控角度来看待企业运营。传统应用程序提供各种功能的接口和界面,使用者需要进入相应的模块,选择相应的操作,从而执行任务。而BPM则是流程驱动型的,它会驱动人或者系统来执行任务,并推动他们参与完整的流程。在流程跳转到某一个人时,BPM系统会把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截止日期推送到个人桌面,同时会显示整个流程当前的运转状况,已经有哪些环节得到了处理,处理结果如何,还有哪些环节正在等待处理等等。同时,如果在截止日期内这个任务没有得到处理,BPM会启动异常处理机制,自动完成或者跳转到另一个异常处理流程上。
对管理者来说,BPM可以帮助他们监控当前的流程执行状况,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完成了什么样的任务,出现问题的环节在什么地方,从而帮助他们管理工作进度,同时能够明白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改进,实现流程的不断优化。
明白了BPM和传统管理系统的区别所在,就知道了最适合BPM的场景。当工作必须由多人或者应用程序处理时,最适合应用BPM来处理流程。BPM能提升现有的应用程序,驱动它们执行工作,或者传送数据到应用程序中,使应用程序成为流程的一部分。而如果只有一个人执行工作,或者没有特定的时间排序和期限,就不一定适用BPM。
BPM强调端到端的流程,其中包括几个重要参与元素:流程、信息、人、应用。
有些流程需要跨越不同的价值链单元,例如不同的部门或者供应链上不同的伙伴,这就需要打通不同的应用系统,实现这些系统之间功能和数据的连通,就需要BPM来完成。
另外,BPM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流程中引入了人的因素,并把人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BPM与EAI最重要的区别就是,BPM更强调人的协作,包括人与人的交流,以及系统和人之间的交流。
要揭示BPM的实质,我们不得不谈到工作流。很多人认为业务流程管理(BPM)是“工作流的深化”。于是,常常有人将工作流与BPM混淆,也有不少人采用工作流技术来定义BPM终端。现在,许多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开始意识到,BPM的定义应该更为严谨而不仅仅是“工作流”的提升。BPM在大多数情况下,包含了工作流管理(WFM)。而今,BPM被大家定义为:支持业务流程的设计、实施、控制、分析、优化的软件和技术,融合人、组织、应用、文件和其他信息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对比了工作流管理(WMF)和业务流程管理(BPM)的生命周期,描述了各种阶段业务所支持的过程。传统的工作流系统重点是在BPM生命周期的上半部分。很少有虚拟执行和诊断阶段,在设计阶段的支持也是有限的。它们仅仅提供一个流程编辑器,简单的流程分析或运维模块。此外,传统的工作流系统往往只是通过日志数据和任务执行的情况来进行简单的诊断,而非提供专业的诊断工具来执行。
目前,Gartner预计BPM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同时指出业务流程分析(BPA)是其崛起的一个关键方面。业务活动监控(BAM)是BPA中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BAM工具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显示流程中的重要信息(例如,时间、瓶颈,利用情况等),能有助于流程的改善以及提高管理者监控、决策的效率。BAM也包括对流程大数据的挖掘,即从日志提取过程模型。BPM的诊断阶段扩展了传统的工作流方法, 并允许新的方式来支持业务流程。它包括流程分析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以及支持设计、制定、管理、监控和分析整个业务流程。这是从流程的深度来看,划分BPM与工作流的最大区分。
版权声明:本文章文字内容来自第三方投稿,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本网站不拥有其版权,也不承担文字内容、信息或资料带来的版权归属问题或争议。如有侵权,请联系contact@econage.com,本网站有权在核实确属侵权后,予以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