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QMS(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是衡量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核心是通过分级评价引导组织逐步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以下是关于NQMS成熟度的详细介绍:
1. 成熟度等级划分NQMS成熟度共分为五个等级,自低向高依次为:
一级(初始级):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或未满足GJB 9001C-2017基本要求,业务管理依赖个人经验,运行不可控。
二级(已管理级):建立了符合GJB 9001C-2017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运行基本可控,但缺乏标准化和量化管理。
三级(已定义级):建立了标准化、可复用的管理流程,形成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跨域集成和动态适应能力。
四级(已定量管理级):通过量化指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控和优化,实现过程数据的精准分析和预测,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
五级(优化级):质量管理体系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能够主动引领供应链和生态圈的持续优化,实现组织与相关方的协同发展。
2. 评价对象与范围NQMS以组织的业务过程为评价对象,涵盖管理类、运行类、支持类三大过程类,共11个过程域,进一步细分为39个过程组。这些过程组与GJB 9001C-2017标准条款高度匹配,同时新增了适应新时代质量管理需求的内容,如战略规划、流程优化、信息化支撑等。
3. 评价目的与作用
推动体系升级:帮助组织从传统的符合性管理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流程管理转变,实现质量管理与组织战略的深度融合。
提升质量效益:通过量化管理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数字化转型:强调信息化支撑,推动质量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流程优化。
4. 实施路径与关键环节
战略规划:明确组织战略目标,将质量管理要求融入业务流程,确保体系与战略的一致性。
流程优化: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流程效率和质量。
资源保障: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体系运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5. 与传统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
NQMS在继承GJB 9001C-2017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战略导向、流程主导和信息化支撑,实现了从“符合性管理”向“有效性管理”的转变,从“产品导向”向“组织整体发展”的延伸,以及从“经验管理”向“系统工程方法”的跨越。
总结:
NQMS成熟度评价是组织提升质量管理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分级评价和持续改进,帮助组织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适应新时代装备建设的质量要求。组织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逐步提升成熟度等级,以实现高质量发展。